
期刊简介
《智慧健康》杂志(英汉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主办, 《智慧健康》杂志中国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刊号为:CN 10-1365/TN,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219,中国国际图书集团总公司海外发行代号:C9260。智慧健康杂志的邮发代号: 82-622 。办刊模式为立足国内,面向世界。 《智慧健康》期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一类专业性学术期刊,刊期为旬刊,其办刊宗旨为面向医疗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报道国内外健康工程领域领先的科技成果与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发现以及健康工程学新进展,开展学术交流,推动健康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促进我国智慧健康学科的发展。其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相关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医疗卫生机构科研人员、医学工程科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医疗管理人员等。力争打造成传播健康医学工程领域一流学术研究成果和受专业读者认可及喜欢的业界期刊,我们愿与专家、作者、读者一道为尽早进入国内国际知名期刊行列而奉献我们的力量。 《智慧健康》杂志以引领智慧医疗发展为己任,智慧健康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包括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物理学、工程技术学、电子科学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医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健康医学、脑科学和医疗技术以及其交叉学科等等。
编制精减了 “考公”更要注重能力
时间:2023-04-13 15:49:13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有这样的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
看到“精减”二字,也许有人会说,公务员考试可能要更难了,录取的比例也要更低了,大学生就业也要更不容易了。甚至有人会觉得,行政机关要裁员了。客观地讲,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在很多人的眼里,精减人员编制,就是精减人员,就是裁员。看到精减人员编制的消息,自然而然会与公考、大学生就业等紧紧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编制和人员并不完全相同,编制是一个单位可以安排的人员岗位,而人员岗位与人员并不完全对等。正常情况下,人员通常少于编制。但是,由于经过多轮机构改革,一些地方的超编人员尚未消化完毕,人员多于编制现象依然存在。精减编制对这些单位来说,压力比较大。而对没有超编的单位来说,压力并不算大。
也就是说,如果单纯按照数学方式算账,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编制确实会有所减少。即便5%的幅度不是太大,但具体到一些单位,会面临一定压力。而人员编制量减少,也会对单位“补新”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更需要注意的是,方案中有这样一句话: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意思就是,人员编制总量的调整侧重于结构调整与优化。所谓的精减人员编制5%,是有的部门减少,有的部门则要增加。特别是新设部门,除人随职能走带过来的编制外,肯定也要新增人员编制。
这也意味着,此次机构改革侧重于结构优化和调整,有的部门的人员编制确实减少了,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会影响新用人数量。相反,那些需要加强的部门、新设的部门,则要新增公务人员,近期招录的人员会增加,这自然会给大学生新的机会。
同时要看到,此次机构改革是从中央国家机关开始,按照5%精减人员编制,是否各级行政机关都要按照这个比例精减人员编制,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按照目前的机构框架,上面是一根绳,下面是一条线。以市场监管为例,监管工作的重心在县乡,特别是乡镇。那么,基层编制如何精减,也需要实事求是地加以考量。
实际上,在不久前结束的“省考”中,一些考生发现,今年省级公务员招录人数较往年有了明显增加,甘肃、云南、广西、内蒙古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录人数涨幅超过50%。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招录人数高于去年,仅有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比去年略降。国考招录也连续4年扩招,今年国考招录计划招录3.71万人,相比2022年计划招录人数增加了18.7%。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精减人员编制5%的要求,目前在编制的总量上对大学生参加公考没有带来实质性影响。但是,对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整体素质、奉献精神的要求,可能会产生新的变化。一些地方的公务员招录出现“冷热”不均的情况,少数热门岗位“挤破头”,而一些对报考者专业能力要求具体或基层偏远地方的岗位,甚至出现无人报考的情况,这都需要加以重视和调整。
很多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通过招干或调用进入的公务员,近几年都要陆续退休。对大学生来说,自然是机会,但也是挑战。机会来自招聘数量,挑战来自角色代入。如果没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业务素质、协调水平等,要想成功进入公务员队伍,难度会相当大。那些只会考试、不会工作,只会讲、不会做的大学生,也难以胜任公务员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