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健康杂志

期刊简介

               《智慧健康》杂志(英汉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主办, 《智慧健康》杂志中国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刊号为:CN 10-1365/TN,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219,中国国际图书集团总公司海外发行代号:C9260。智慧健康杂志的邮发代号: 82-622 。办刊模式为立足国内,面向世界。 《智慧健康》期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一类专业性学术期刊,刊期为旬刊,其办刊宗旨为面向医疗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报道国内外健康工程领域领先的科技成果与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发现以及健康工程学新进展,开展学术交流,推动健康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促进我国智慧健康学科的发展。其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相关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医疗卫生机构科研人员、医学工程科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医疗管理人员等。力争打造成传播健康医学工程领域一流学术研究成果和受专业读者认可及喜欢的业界期刊,我们愿与专家、作者、读者一道为尽早进入国内国际知名期刊行列而奉献我们的力量。 《智慧健康》杂志以引领智慧医疗发展为己任,智慧健康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包括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物理学、工程技术学、电子科学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医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健康医学、脑科学和医疗技术以及其交叉学科等等。                

论文发表前无法回避的三个核心问题

时间:2024-08-19 10:57:51

身为科研人员,无论是在校学生、高校教师,还是科研院所的同仁,都无法逃离论文的撰写这一任务,无论你是出于主动热爱,还是被动接受。论文的撰写过程自然包含了修改的环节,它是论文撰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论文的修改可以细分为多种情况,例如,初稿完成后需要进行多次修改,以避免论文出现明显的瑕疵,或者进一步提升论文的质量。在投稿前,更需要按照目标期刊的要求进行细致的修改。此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论文修改习惯和方式,那么,哪些方式更为有效,值得大家借鉴呢?


尽管大多数投稿都会面临退稿的情况,而且退稿时能得到有价值反馈的情况并不多见,但每次退稿都为我们提供了修改论文的契机。有时,我们还会遇到退修的情况,此时编辑与审稿专家会给出或多或少的修改建议。那么,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论文修改的心得体会。


论文发表前,有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先来一一审视:


问题一:论文完成后,大家通常会怎么做?

有些人会选择将写好的论文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投稿,而有些人则会立即投稿。我的建议是:在论文完成后,先进行仔细的修改,然后根据目标刊物的要求,对格式、文字和排版进行调整,之后就可以直接投稿了。


问题二:大家都是如何修改论文的?

大多数人习惯于在电脑上对电子版论文进行修改,这就涉及到了论文修改的方式。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不在纸质版的论文上进行修改呢?有些人可能会说打印不方便,或者没有纸质版修改的习惯。那么,谁来帮助我们修改论文呢?是否可以让编辑先帮忙看一看?对此,我的建议是:采用“333”修改原则。


问题三:面对退稿或退修,大家应该如何应对?

众所周知,由于很多期刊编辑部人手短缺,很多编辑是由学校教师兼职的,专职的期刊人员较少,而每年的收稿量却越来越大,尤其是核心期刊,这种情况更加突出。因此,很少有期刊会给作者提供详细的退稿或修改意见。当然,也有少数期刊会给出这些建议。比如,有一个真实的笑话是,有人收到了某刊物的审稿结果,审稿意见只有一个数字“2”,让人哭笑不得。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收到的退稿通知邮件里,退稿原因仅为“13”。


如果你收到了编辑部发来的退稿意见,或者在投稿系统里看到了审稿意见与退稿建议,那么恭喜你,你撞大运了。我的建议是:根据这些意见认真修改论文。当然,如果你不完全认同编辑与审稿专家的意见时,你应该怎么做呢?我的建议是:不能忽略这些意见,也不能与编辑产生冲突或被编辑认为你在怼他。我曾有过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在一个刊物投稿后已经被录用并排版了,但编辑又发来了一个修改意见。如果按照这个意见修改,论文几乎需要重写。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个修改意见其实是不妥当的。结果,我因为与编辑的意见不合而被退稿了。


针对上述情况,我的综合建议是:(1)逐条修改意见,并逐条撰写修改回复;(2)用其他颜色标注出修改的地方,以便编辑与专家能够清楚地看到;(3)提供一个修改说明,按照修改意见逐条进行回应。


此外,对于编辑与审稿专家的修改意见,我们是应该无条件服从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观点呢?我的建议是:在最大限度内修改论文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又不是顽固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