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健康杂志

期刊简介

               《智慧健康》杂志(英汉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主办, 《智慧健康》杂志中国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刊号为:CN 10-1365/TN,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219,中国国际图书集团总公司海外发行代号:C9260。智慧健康杂志的邮发代号: 82-622 。办刊模式为立足国内,面向世界。 《智慧健康》期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一类专业性学术期刊,刊期为旬刊,其办刊宗旨为面向医疗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报道国内外健康工程领域领先的科技成果与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发现以及健康工程学新进展,开展学术交流,推动健康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促进我国智慧健康学科的发展。其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相关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医疗卫生机构科研人员、医学工程科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医疗管理人员等。力争打造成传播健康医学工程领域一流学术研究成果和受专业读者认可及喜欢的业界期刊,我们愿与专家、作者、读者一道为尽早进入国内国际知名期刊行列而奉献我们的力量。 《智慧健康》杂志以引领智慧医疗发展为己任,智慧健康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包括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物理学、工程技术学、电子科学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医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健康医学、脑科学和医疗技术以及其交叉学科等等。                

最新职称晋升秘籍:卫健委力荐的5类科普模板,助医生护士加速晋级

时间:2025-10-09 11:33:08

近年来,全国已有23个省份将“健康科普作品”纳入高级职称评审的加分或必审范畴,这无疑为医生、护士及科研人员开辟了一条通往高职称的崭新且高效的路径。然而,各省份的具体评审细则却大相径庭。例如,河南省不仅认可科普视频的参赛获奖记录,更将视频时长放宽至10分钟,给予创作者更多发挥空间;而山西省则独树一帜,更青睐于具有表演特色的科普形式,如“脱口秀+鼓书”的跨界融合,令人耳目一新。因此,在投身科普创作之前,务必深入研读本省当年卫健委或人社厅发布的职称评审文件,精准把握政策脉搏,确保作品形式与内容均符合评审要求。


作品形式全览

科普作品若想赢得评审青睐,需严格遵循卫健委文件规定的五种形式:

科普文章:需在省部级及以上卫健委官网、《健康报》或行业核心期刊上发表,主题宜聚焦健康素养66条、慢病防治、传染病防控、中医药、妇幼、老年健康等热点领域。

国家级或省级科普报刊:涵盖《医师报》《中国家庭报》《老年健康报》《健康科普报》《医药导报》《保健时报》《贵州健康报》《福建广播电视报》《四川广电报》《河北广播电视报》《家庭保健报》等权威媒体。

医学科普领域的科普期刊:诸如《家庭医药》《家庭医学》《食品与健康》《人人健康》《健康养生》《科学新生活》《祝您健康》《保健与生活》等,均为科普创作的优选平台。

图文作品:包括健康长图、折页、海报(以4-8幅组图为佳),既要求视觉美观,又需信息标注完整。如广州市健康科普大赛便明确要求作品必须包含封面图和科学标题,以提升作品的专业性和吸引力。

视频作品:常见格式为MP4、1080P,时长一般不超过5分钟(河南可放宽至10分钟),需包含片头片尾、字幕、制作单位信息等要素。陕西的《为爱绽放“乳”此检查》便是利用视频形式普及乳腺癌自查方法的成功案例。

科普讲座与表演:线下讲座需保留通知、现场照片、签到表等资料;线上讲座则需提供播放数据。山西曾采用“脱口秀+鼓书”的创新形式讲解医学知识,既通俗易懂又趣味横生。

参赛获奖作品:在省级卫健委、科协举办的科普大赛中获奖,如河南科普微视频大赛、山西健康科普表演赛等,获奖证书可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业绩证明。

主题方向指引

政策文件明确导向的选题分类与创作优先级研究:

疾病防治类:聚焦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或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控。河南的科普大赛便明确要求作品需围绕“人民健康需求”展开,陕西则侧重于推广乳腺癌筛查知识。

中医药科普类:深入浅出地阐述针灸、推拿等中医技术原理及实际应用,或传授节气养生小技巧。河北的《穴位里的瘦身密码》便将针灸减重讲解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重点人群健康类:关注妇幼保健、青少年心理、职业病防护、老年照护等关键领域。广州的科普赛事甚至专门为妇女、儿童、老年健康设立了单独奖项,以彰显对这些群体的特别关注。

健康生活方式类:涵盖体重管理、合理膳食、急救知识、运动指导等实用内容。山西的《滚蛋吧!跌倒君》便关注了老年防跌倒问题,并给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生活建议。

辟谣与应急类:旨在破除健康谣言、提升大众信息辨别能力,同时宣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河南规定参赛作品必须包含应急科普内容,以增强群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评审核心要义

职称评审中,科普作品需具备“三硬”关键要素:

原创且科学严谨:作品必须原创,不得抄袭或拼凑,所引用数据需来自权威来源,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或WHO报告,并在作品中标明出处,以体现创作者的严谨态度和学术诚信。

具备传播力佐证:评审时通常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如文章、视频类需有官方发布链接、阅读量、播放量截图等;讲座类需有活动通知、现场照片、参与人数统计等,以确保作品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明确作者贡献:职称评审仅认可第一作者或主编、副主编的贡献,因此需确保自己的名字清晰地出现在作品片尾或文末,以免因贡献不明确而在评审中失分。

创作实用锦囊

科普作品在职称评审中发挥作用的细节操作研究:

锁定权威渠道:时刻关注本省卫健委官网及“健康XX”等官方平台,第一时间获取政策和赛事信息。例如,河南2025年科普大赛的作品推荐截止时间为8月10日,错过将错失一次展示才华和晋升职称的宝贵机遇。

紧扣专业选题:医护人员应根据自身科室优势和特长进行选题,如内分泌科医生可撰写“糖尿病饮食避坑指南”,中医师可拍摄“节气艾灸”短视频等,既体现专业性又与职称专业高度契合。

全面留存证明材料:从原始文件、发表证明到获奖证书、传播截图等,均需妥善保存并分类整理。截图需包含时间信息并最好加盖单位公章,以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评审时,这些证明材料将成为你作品价值和贡献的有力佐证。